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浙江义乌:“123”工作法,探索清廉民企建设新途径

2023-03-20 14:31:17 来源:团结网

清廉民企建设是清廉义乌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两个健康”的重要载体,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探索“一个切入点、两个先行、三对关系”的“123”工作法,开辟了清廉民企建设新途径。浙江双童日用品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津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被推荐为金华市清廉示范点,鸿语医疗产业园、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金华评定为“标准型清廉民企”。

瞄准一个切入点


【资料图】

清廉民企建设如何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将政府的外部推力转化为企业的内驱力,从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清廉民企建设生命力所在。为此,义乌市将企业合规作为推进清廉民企建设的牵引性工作进行谋划。

一是制度化标准化准确定位企业清廉合规。将企业清廉合规与涉案企业合规有效区分,把企业清廉合规界定为,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在此基础上,坚持制度化标准化推动。目前已经制订了《义乌市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企业用工专项合规工作标准指引》《企业知识产权专项合规工作标准指引》等,其余相关规范也将陆续得到修订完善。

二是部门协同合力推进事半功倍成效明显。在企业推广实施合规建设过程中,义乌市建立了“1+X+Y”的工作架构,“1”是指企业合规领导小组,“X”是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Y”是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引进义乌思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企业累计开展101期公益财税讲座,助力合计9500位企业经营者合法经营、合规缴纳社保等。通过为企业做清廉合规体检,加强重点部门的风险防控。针对行政制度、做单结算、供应商付款、财务审批报销、大宗物资采购等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建立整改清单,加强事先防控、事中监督、事后追责,逐步健全廉政防控机制。

推进“两个先行”

为推进清廉民企建设规范有序,义乌着力推进机制先行、示范先行,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打造试点示范,实现公平公正,在“两个先行”中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机制先行,建立统筹抓总推进机制。根据义乌市委印发的清廉民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领衔清廉民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战部、工商联牵头,纪检监察部门靠前指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成立“清廉民企建设党建+联盟”,建立起“3+N”条抓块统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坚持示范先行,广覆盖宽领域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根据优势行业、行业风险度、管理规范度、区域分布等确定了50家试点企业,涵盖商贸物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建筑行业、第三方服务业等,全面铺开清廉民企建设工作。精心培育示范,打造“一企一品”。如津义建设结合施工企业特点,打造数字化“招采平台”,整合优质供应商,获取准备数据信息,物资采购高效便捷,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招标采购平台加强对供应商库管理,不符合公司资质要求的,不能入库,不能参与投标,合作金额较大必须现场实地考察;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对合作商的资质情况、履约情况实时评审;对违规违纪不良履约行为的供应商予以清退。通过线上招标、公开评标,把好物资、专业、劳务、机械等入场的第一道关,有效遏制暗箱操作,实现公平公正。

处理好“三对关系”

清廉民企建设最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商业伙伴及竞争对手”“企业与管理层及员工”三个层面的关系。帮助企业捋顺“政企、企商、企内”三对关系,可以让企业在发展路上行稳致远、游刃有余。

一是活动为媒凝聚思想共识。围绕义乌民企健康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这主题,义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积极开展“义商永远跟党走”“青蓝接力工程”“政企亲清直通车”等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共识、排忧解难、稳进提质,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规范为要促进企业成长。从爱国敬业、廉正守法、创业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有效规范“企业与商业伙伴及竞争对手”“企业与管理层及员工”两对关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鸿语医疗产业园,在内部采用六钉办事,在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权责明晰、提升效率;与供应商实施阳光采购制度,亲属回避,多家询价等,以制度确保上下游商业来往的干净廉洁。

下一步,义乌市将继续坚持“部门协同、完善制度、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提升民企清廉建设整体水平,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廉洁文化不断融入义乌民营企业发展之中,形成民营经济清明、清朗、清新的良好生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