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会同上海市计测院,对当地某火锅店开展飞行检查。执法人员抽取了肥牛、和牛、羔羊肉、肋排肉、青笋等五样菜品进行现场称重。检查发现,肥牛、和牛商品实际重量值与结算重量值之差超过规定负偏差,涉嫌违反《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针对上述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将对其立案查处。
现实生活中,虽然管理越来越严格,可是不良商家总能想到“短斤少两”的办法。遇到了“短斤少两”的情况,有的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有的消费者会较真找商家理论。但是,即便最终执法部门介入其中,往往也不过是“退货了之”“补偿斤两”。不良商家依然会在经营行为中故伎重演。
正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所言,类似这种“缩水”的“短斤少两”行为,是餐饮界的一个潜规则。餐饮业刚刚复苏,对于餐饮单位而言,需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经营局面,切莫为了一时利益而给整个餐饮行业抹黑。对于消费者来说,则需要多些维权较真的心理,商家的“短斤少两”往往也是消费者嫌麻烦不愿较真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需要承担履行职责,维护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打造和谐的交易关系,促进市场的繁荣。一方面要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不妨多些让“短斤少两”商家丢丢人的措施,用“法律的秤”称称商德的斤两,让“商德缩水”的经营者不敢再昧着良心赚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