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城市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在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方面,“口袋公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口袋公园是将一些城市“边角地”地带、管理不到位的脏乱差地带,改造成面积不大却兼具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公园,其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
作为丰富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方式,口袋公园因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使用等特点而受到普遍欢迎。近年来,我国各地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在山东青岛,以社区音乐、爱情花卉、大海为主题的口袋公园成为当地地标,集休闲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身;云南昆明新增许多绿地和游园,为城市景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福建厦门立足于当地文化,延续场地记忆、对接市民生活,打造独具街区特色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契合了群众需求,充分利用原有绿地、边角地、闲置地进行提升改造、“见缝插景”。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口袋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用绣花功夫将口袋公园建成深得民心的精品项目。设计和建设口袋公园,应做到特色突出、生态优先、精益求精,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匠心打造,创造出更多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把口袋公园建设成亮点工程、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为口袋公园加入人文元素,赋予口袋公园以文化内涵,为城市居民在家门口打造更美丽、更舒适、更惬意的身边景色,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口袋公园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在家门口建口袋公园,居民既是获益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民意,充分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让居民参与到口袋公园的设计规划中。在口袋公园综合设置休闲草地、儿童游乐场、健身绿道、口袋花园、中心广场等功能区域,让口袋公园兼具休闲、社交、散步、儿童娱乐等功能,兼顾居民不同使用需求。
口袋公园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建设口袋公园,要在建设上费心思、在维护上下功夫,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持之以恒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让口袋公园成为持久保鲜的高品质空间,让市民群众在“小而美”中感受“微幸福”。
方寸之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打造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让人们在喧嚣城市里随处可觅得“诗意栖居”的生活,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