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村味农趣”:找准乡村振兴的文化支点

2023-04-17 09:25:54 来源:团结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底以来,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带来的“村BA”热潮持续延烧。这项由贵州台江“吃新节”发展而来的“村口的篮球联赛”,早在去年就已经引发“现象级”的热议和点赞。今年的这场“村BA”更加火热,两万人的看台座无虚席。有人扛着梯子观战,有人拿着脸盆挡雨,线上更是有过亿人次的观看。

篮球运动普及范围广、趣味性高,在中国乡村特别是中青年群体中有着颇为浓厚的氛围。但提及赛事,往往受关注的还是职业联赛这类少数专业人士的高端角逐。一群来自农村的球员在自建的球场奋力“拼抢厮杀”,为何打出了堪比甚至超过职业联赛的关注度?其根源之一,在于比赛现场满蕴的乡土气息和烟火气息。

在“村BA”赛事中,各地村民是主角。在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在过传统节日“吃新节”时,篮球比赛是最受欢迎的一项赛事活动。从比赛规则制定到球员资格审查,再到赛场氛围烘托,全部由群众自行组织、自发参与。“村BA”赛事扩大后,仍要求各参赛队上场球员必须是各地村民;观众全部免费进场,看球不收门票。这种开放度和全民性,吸引十里八乡的人蜂拥而至,直接造就了现场的火爆。应该说,“村BA”的火爆,鲜明反映出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对体育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充分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在“村BA”赛事中,乡土元素才是潮流。相比于专业联赛,“村BA”无疑在技术呈现上略逊一筹,但现场的乡土文化元素却有着专业赛场上不具备的魅力。除了参赛队员以农村大学生、青年农民等群体为主外,现场解说员的贵州方言激情解说、现场展示的苗族歌舞和苗绣银饰、麻鸭活鱼猪蹄等充满“土味儿”的奖品,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元素告诉人们,这是一场充满“村味农趣”的草根比赛、一项立足当地特色的全民运动,而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高端角逐。

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乡村体育设施的日臻完善,篮球等体育运动已逐步走进更多民众的生活。《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体育场地面积达37.02亿平方米,其中村委会设置的体育场地占地面积达7.71亿平方米。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我国乡村民众渴望拥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赛事的机会和平台,“宁夏农民篮球争霸赛”“河南‘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等各类“村BA”赛事纷纷“上线”。这些“村BA”同样不乏“现场人山人海,有的人拿着馍馍和干粮,一整天都待在那里看比赛”的盛况。

随着各地“村BA”的兴起,我们看到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的是“人人皆可参与”的丰富文化生活,看到的是乡村文化的极强可塑性和旺盛生命力。这也启示我们,乡村文化要振兴,必须立足本乡本土人们的兴趣和自身文化特色,找准文化振兴的支点和方向,发掘、塑造和维护更多类似“村BA”的乡土文化IP,从而接地气也聚人气,既富口袋也富脑袋。(黄昌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