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母亲河,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流经黄土高原途中,拉开了一道巨大深邃的峡谷——秦晋大峡谷,神木市马镇镇就深居其中,秦晋大峡谷神木段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堪称“露天历史博物馆”。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神木沿黄公路是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据了解,沿黄公路在神木境内全长86公里,北起马镇葛富村,南至万镇界牌村,途经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4个镇。近年来,神木沿黄四镇以黄河、沿黄公路为主轴,以红色文化为底蕴,全力搞好黄河沿岸植树造林,着力打造多功能生态观光点,适时发展设施农业、水果采摘、渔业垂钓、城郊踏青游玩等相关旅游休闲产业,突出抓好以菜园、果园、乐园为主的“三园”经济,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沿黄生态走廊,使之成为长线观光、短线休闲的开放式公园,助推神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神木市马镇镇位于黄河秦晋大峡谷西岸,左扼晋阳之险、右持通塞之咽。北距神木城区52公里,黄河流经28公里,是榆林市文化旅游名镇、省级卫生镇、国家级文明镇。马镇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其中有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津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虎头山太子殿等等,基本形成了文物古迹景观、黄河山水风光、千年枣林风情、民间原生态文化、红色革命史迹等五大类旅游资源。
依托沿黄富足的文化旅游资源,马镇镇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争取资金2.35亿元,做强沿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黄河沿岸生态修复项目投资2294.01万元、市政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投资1387.3万元、八路军120师暨晋绥边区后方基地历史陈列馆项目投资1249.69万元、投资1441.9万元在盘塘村和马镇村建设污水处理站、沿黄旅游观光驿站投资801.7万元,并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农村道路互联互通、重点区位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及乡村振兴项目等。完善了供排水、路灯、街道绿化、环境保洁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马镇镇初步形成了以沿黄万亩枣林带为代表的枣乡风情生态游、以黄河浮桥和马镇吊桥为代表的晋陕峡谷黄河风情游、以西津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感悟游、以八路军一二〇师暨晋绥边区后方基地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教育游、以合河村、盘塘村民俗为代表的黄土文化休闲游等沿黄旅游体系。
万亩枣林--枣树之乡
夏日炎炎,虽热浪滚滚,但当你行走在马镇段的沿黄公路上,就会发现,一侧是高山吐翠抑或风土人家,会令你心生向往。一侧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勃勃枣园,绿叶扶疏、翠如碧玉。慢慢踱步,走进马镇沿黄的万亩枣林,恍若天然的艺术殿堂,若是粗壮高大的枣树,则星罗棋布、枝干挺秀;若是年岁不久的枣树,亦后来居上,一根根枝干或曲或直,姿态各异,韵味十足,令人惊叹。常言道:“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变钱”。这些青枝绿叶不仅仅带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
合河观景台--依山傍水
“九曲黄河万里沙”,当你站在合河观景台上,就会俯瞰黄河的波涛汹涌,万里淘沙。头顶蓝天,脚踩石岩,入目尽是滚滚长河,不觉间震撼十足!合河观景台因位于马镇合河村而得名。合河观景台背靠大山,面临黄河。里面设施一应俱全,有宽敞的停车场,整洁的洗手间,舒适的观景台。而观景台旁边悬崖绝壁边有一座河神庙,建造的十分精致玲珑。醒目的红墙红瓦配以巨大的“福”更是金光灿灿,引人入胜。庙宇佑护一方平安,给黄河两岸人们带来无尽的福祉。
西津寺--黄河岸上的千年宝刹
“西津寺”古称“宝峰寺”。座落在马镇镇南沿黄河之滨五里处的石山上,占地五亩。西津寺依山偎水,古柏葱茏,山静景幽。据史料记载,西津寺最早一次修葺在公元1263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这里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地。据说寺中三株千年古柏,曾有凤凰栖息,山寺周围有无名老和尚遗落的聚宝盆,盆内插柏树枝,在聚宝盆的影响下才遍寺古柏。登临寺庙,宝峰寺层峦叠嶂,奇峰险峻。环顾四周,古柏林带郁郁葱葱,雕刻精制栩栩如生。俯瞰大地,水秀林青,山川美景,壮观不已。
黄河浮桥--陕西境内唯一浮桥
黄河浮桥历史悠久,是贯通黄河两岸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马镇镇为更好服务于马镇和山西两岸人民,也修建了马镇黄河浮桥,一座大型铁壳浮桥的投入使用,让人们看到了往昔黄河古渡口的热闹场景。站在马镇黄河浮桥上,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飒飒清风,脚下是奔涌不息的黄河之水,眼前是水天相接、山水一体的壮美画卷,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
红色血脉--晋绥边区后方基地
马镇镇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8年,马镇就建立了党组织,这里革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悠久。镇域内存有八路军120师暨晋绥边区后方基地历史陈列馆、晋绥边区后方医院、第一河防司令部等十多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星星之火点燃在马镇村周边以及黄河对岸的山西裴家津一带。因为当地的重要位置,马镇镇一直是神木红军北上和府谷红军南下的联络线和交通要道,更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358旅彭绍辉(著名的独臂将军)的指挥所,也是抗日的大后方和给养基地。为将马镇镇打造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党性锤炼基地,马镇镇将加强对这些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工作,并有效利用好已建成的陈列馆和烈士陵园,力争讲好马镇红色革命故事,再现历史恢弘画卷。
盘塘采摘园--集游玩与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乐园
盘塘村位于马镇镇南部,坐落在黄河岸边,自古以来就以“高调”的姿态为黄河交汇处的陕晋蒙三省发挥着物资集散地的作用。远离工业区、坐落在黄河岸边的盘塘,天然、绿色、无污染、无公害,是这个村子农产品的优势。浇灌着经过特殊处理的黄河水,沐浴着充足的日照,享受着昼夜较大的温差,盘塘的瓜果蔬菜透出特殊的香味。而盘塘村种植的香瓜,是神木市全力推行的“一村一品”试点。香瓜皮薄脆甜,爽口解暑。还有圣女果、草莓等优质果蔬,很多游客从城里慕名而来,到村子里以高于城里的价格购买或者现场采摘,体验到了农家采摘的乐趣的同时,又带动了盘塘村民的收入。
科学谋划--打造沿黄旅游经济带
沿黄公路被誉为旅游观光路,对于马镇镇的人文、民俗、地域旅游文化至关重要。下一步,马镇镇将继续打造精品项目,持续开发沿黄公路沿线奇山怪石、幽沟河谷、石坡险洼、砾滩湿地,让不动的石头呈现出文化色彩。在保留原有奇石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按季节栽植多种类多色彩绿植,季节更替、错落有致,打造登高望远拓展带。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发掘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宿文化,持续巩固黄河沿岸生态修复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建造“醉美马镇,枣林迎风”主题文化公园、百年枣树采摘园、黄河文化长廊、黄河书吧等旅游景观,建设新技术构筑可体验、可消费的融合发展业态场景,给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带来新体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