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全史人物评鉴-耿炳文

2023-04-05 04:03:01 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片)

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朝末年,他与其父耿君用随朱元璋渡过长江。耿君用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耿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至正十七年(1357年)二月初一,耿炳文从广德攻长兴州,张士诚守将赵打虎以三千精兵迎战失利,逃往湖州。初三,炳文攻陷长兴,获战船三百多艘。朱元璋改长兴为长安州,在县署内设立永兴翼元帅府,炳文任总兵都元帅。炳文纳儒士温祥卿于幕下,协助策划防守。炳文固守长兴十年,前后历数十战,多次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向张士诚全面进攻时,炳文带兵攻克湖州,围平江(苏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炳文在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长兴侯,食禄千五百石。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杀戮功臣颇多,而耿炳文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爆发靖难之役时,朝廷仅能派六十五岁的耿炳文率兵北上讨伐,佩大将军印,号称三十万人。炳文军13万人在八月到达真定,徐凯率兵驻河间,潘忠、杨松率兵驻鄚州,以先锋9000人据守雄县。燕军趁中秋之夜突袭雄县,又击败了援兵,潘忠、杨松被执,燕军攻陷鄚州。炳文在移动部队渡过滹沱河时被燕军攻击,部将李坚、宁忠、顾成被执,斩首3万余级。炳文与残军十万人退入真定城,坚守不出。耿炳文拙于攻略,长于守城,故能固守长兴达十年之久。朱棣攻城三日,一直没有攻下,于是对诸将说:“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遂解围而去。但此时惠帝接受黄子澄的建议,撤换耿炳文,以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接任,齐泰坚决反对,但建文帝不听,由景隆调兵五十万伐燕,战事遂不可为。明成祖朱棣夺权成功后,御史陈瑛在永乐元年(1403年)劾耿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耿炳文上吊自杀。但是根据今人的考证,耿炳文在靖难之役中于真定死难。统帅 B(耿炳文拒守长兴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缔造之基,其力为多。惜乎真定之败,身殁于阵。或谓其长于守御,而任战则否也。)武力 C(记载不详。)军谋 C+(耿炳文一时宿将,长于守御。时有处士温祥卿者,多智数,炳文引入幕府,往往用其策,故周兵入寇,皆败走。)智略 C(耿炳文任贤纳策,吴人不得肆其志。及功列一等,又能保守禄位,为太祖所依持。惜乎真定之事,或有隐讳,其算略未得见矣。)内政 C(耿炳文尝浚泾阳洪渠十万余丈,兴水利,民赖其利。)魅力 B(耿炳文从太祖龙兴,乘时立功,身名俱泰。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将,为朝廷所倚重。燕王之起也,炳文抱谋国之忠,帅师讨逆。及殁于王师,建文痛甚,先后隆恩叠颁洊至。燕王称帝后,耿氏覆宗失祀。故世所传言,皆炳文之庸误偷生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