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正当时,不负好年华。在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有这样一支敢想敢干敢担当、勇于挑战自我的创新团队,虽然队伍只有11人,且都是八零后,但个个都是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团队带头人王利雄的带领下,大伙以技术创新为浆,发挥所长,干劲十足,两年时间内完成创新研发成果21项,其中有3项填补了国内专业空白。
“创客”集结
(相关资料图)
2021年3月,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安检工区创新团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公司生产运营中心范围内召集各类人才。综采技术大拿贺永刚会电脑编程、机电高级技师薛红军技术精湛、地面供电大师陕秦工匠焦悦峰经常对生产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就这样,拥有机械、电子、自动化、采矿、机电、给排水及计算机等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被一一挖掘出来,成为了创新团队的第一批创客。针对煤矿主辅助运输领域装备落后的突出问题,团队成员充分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承担的精神,全面铺开矿井主辅助运输系统各类装备、工艺及软件的设计、改进、研发工作。
在陕煤集团公司推进“三化”(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载体,大力开展煤矿产业“三化”建设示范工程。对于矿井而言,“三化”融合是助力矿井迈向优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创新团队带头人王利雄来说,这是一个带领大伙大展身手的好机会,“通过三化融合,创新装备与管理,可以提高现场工作安全管控水平和工作建设效率,实现区队减员创效和提质增效。”
小试“牛刀”
人员集结到位后,王利雄带领创客们首先将目光聚焦到井下车辆运输系统紊乱问题上。由于车辆管理系统滞后,车辆供应不及时,井下有料缺车、有车缺料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实现井下车辆精确定位和数字化调度,王利雄和创新团队成员商量,摒弃以往国内专业厂家的技术方案,着手自行规划全新的井下车辆信息化系统方案。
说干就干,大伙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所长,从车辆号码重新编号、车场功能配置、车辆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录入查询程序、网络信息化服务器到易语言软件开发技术的学习应用,依托南京北路自动化有限公司,经过八个多月的奋战,终于设计出本矿井独有的车辆信息化系统,并为所有井下区队开发了红色物流精准查询定位系统。车辆位置、物料数量、单位使用情况等实时更新,让井下136辆矿车在智能调配下“活”了起来,车辆周转速度、各种急用材料供应速度大幅提高。
一展“锋芒”
创新是一个不断破与立的过程,王利雄深知一个好的点子最后能实践到生产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他看来,创新团队最费心且最成功的一个项目就是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的设计研发。受场地空间限制,之前井下更换回收皮带作业基本靠人力完成,施工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如何改善这一作业方式,将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王利雄和创新团队成员思考的难题。时值集团公司力推“三化”融合,自主设计研发一款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的念头在王利雄心中油然而生,他和团队成员一沟通,大家的斗志纷纷被点燃,从外形设计到机械原理,无数个环节经过修改完善最后确定,历时三个多月,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终于制造完成,并顺利通过地面工业试验。相比之前,10名工人8小时完成皮带卷带回收300-400米,现在只需4-6人耗时4小时左右就可完成800-1500米皮带卷带回收,省时省力,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一经使用,立刻得到了职工们的认可,这让王利雄和团队成员倍感欣慰,更意想不到的是,这项革新产品获得了公司月度创新评比一等奖,真正填补了国内井下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的空白。
众志成城
随着一个个提质增效创新项目在矿区“开花结果”,王利雄和他的创新团队的名头在矿区渐渐响亮起来。王利雄身上也有了很多个性标签,“80后年轻干将”“2021年公司创客能手”“2022年度技术创新三等奖”“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等赞誉和荣誉纷至沓来。然而,声名渐起并没有让其忘记初心,他依旧将心思放在了解决现场问题上。
今年以来,王利雄带领自己的创新团队瞄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对安检工区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点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革新。
截至目前,王利雄创新团队的创新研发成果已达21项,其中有3项填补了国内专业空白,多功能可移动皮带卷带机、无动力滚刷皮带清扫器、车辆管理信息化与内部运输分配系统均属于行业内的新突破。
“只见成绩斐然,哪有成功是意外。”面对成绩,王利雄感慨地说,创新团队组建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离不开有才能、肯吃苦的团队成员。一项项革新成果的背后,是创新团队成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他们用一个个创新项目证明,年轻人的未来是可以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