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章涟漪
AITO问界推出M5标准版,没有高阶智驾功能,更注重汽车产品功能。
【资料图】
问界品牌销量持续不及预期,华为开始思考通过“减配”降价的方式来提高销量,首当其冲被砍掉,正是智驾功能。
7月2日晚间,AITO问界M5智驾版用户体验日上,在短暂的介绍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包的限时优惠活动后,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宣布,推出AITO问界M5标准版,并花了大篇幅时间介绍了新产品,大致可以总结为:没有高阶智驾功能,更注重汽车产品功能。
问界M5系列标准版将于8月启动交付,官方预售价为:后驱标准版25.98万元、四驱标准版27.98万元。
至于为什么要发布问界M5标准版,汪严旻给出的理由是:“很多消费者对智驾的功能并不是特别在意,同时希望在更低价位上享受到华为智选车问界M5的产品”。
印象中,这是华为首次对外称“很多人不在意智驾”。
01、打折+减配,华为向智驾开刀
这可能与AITO问界M5智驾版销量不及预期有关。
今年4月17日,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问界M5智驾版)发布,并于今年6月16日开启全国交付。
问界M5智驾版的月销量表现还未有数据可供判断。但根据赛力斯发布的产销快报,赛力斯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为9348辆,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5668辆。
作为问界模式下的首款车型,M5一直承担着品牌销量重任,2022年也是表现喜人,但2023年以来销量进入瓶颈期。
Δ 问界M5和M7月销量变化。数据来源:车主之家
根据品牌自身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问界零售销量分别为4469辆、3521辆、3625辆、2437辆、5629辆,累计为1.97万辆,月均不足4000辆,相比去年月销过万降幅明显。
华为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给问界叠buff,增加“含华量”。在试图将“HUEWEI”标识加入问界品牌未果后,又寻求技术叠加。
今年4月17日,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对外发布了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问界M5智驾版),新车首发搭载HUAWEI ADS 2.0。
智选模式+智驾系统,华为汽车终极体诞生。
但目前来看,技术加持这条路可能也未必能行得通,否则汪严旻也不会说出“很多人不在意智驾”,并且给智驾系统降价。
4月16日,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召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公布了华为ADS 2.0价格:一次性购买36000元,订阅包年7200元,订阅包月720元。
ΔHUAWEI ADS功能配置
仅两个多月时间,这次活动上,华为宣布推出推出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包限时优惠活动:一次性购买价格为18000元,活动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相当于打了对折。
加入智驾,再减去,华为此前试图通过不断调整“智驾”战略,以期走出销量“低迷期”。
02、更关注汽车属性,推出服务战略
智能战略执行不够顺畅的当下,华为与赛力斯快速取舍,推出问界M5标准版,让车企回归本身价值、让产品回归车辆属性。
在汪严旻关于问界M5标准版的介绍中,续航、舒适度、驾控体验等被放到更高位置。“我自己常会隐身在各个车主群中,倾听车主们对于用车的评价、反馈和讨论,对于车辆的优化建议,如希望座椅更柔软舒适、希望雨天后视摄像头能更清楚等等,我们都会采纳并升级。”
基于此,此次问界M5标准版从外观到内饰进行了全面优化。
外观上对细节进行了升级,前脸大灯采用双透镜灯组设计,让车辆的照射范围更宽广;侧面优化了隐藏式门把手的开启方式;配备全新造型的20英寸轮圈搭配红色卡钳;车尾换上了可点亮式尾标。
内饰上,问界M5标准版在车内改良双杯架设计;配置了双40W无线快充;后排座椅采用高回弹海绵,厚度提升1倍;搭载HUAWEI MagLink魔吸车载接口,实现了座舱拓展体验,该设备实现无感设备认证,支持27W充电。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四驱标准版车型峰值功率达到365kW,峰值扭矩达到675N·m,0-100km/h加速仅需4.4秒。续航方面,新车纯电续航达到了260km(CLTC标准),综合续航1455km,百公里油耗低至4.87L。
同时,问界M5标准版全系升级HUAWEI DATS(Dynamic Adaptive Torque System)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使驾乘前冲感降低了31%,晃动收敛时间减少了46%。
在发布新车的同时,赛力斯汽车副总裁康波提出了AITO问界服务战略的核心理念及价值,即“以CARE为核心理念,以关爱用户为驱动”而构建的全新智慧服务体系。CARE的四大价值分别代表“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服务、尊重以及数字化。
此外,康波还强调,近期将推出“品牌伙伴”计划,提供用车无忧、臻选礼遇、服务共创三项功能。
03、布局新渠道,加速与其他车企合作
尽管问界M5智能化还未有完整交付月;问界M5标准版刚刚发布,销量还不能完全判断。
但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品牌力,还能产能,赛力斯上限不高,难支撑起华为的野心。
实际上,尽管2022年问界销量不错,但也远未达到余承东定下的全年销量目标:30万辆。尽管后期余承东表示,缺芯之下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很难实现,但以赛力斯的品牌力,就算没有缺芯问题,也很难支持30万销量的达成。
何况,余承东的目标还不止于此。
今年年初,余承东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车BU业务的盈利,2026年实现问界销量100万辆;6月初,余承东喊出未来问界将实现月销10万辆成绩;6月9日,余承东更是表示未来达不到年产500万辆的车企将很难立足。
但好消息是,与赛力斯的合作,华为证明了“智选”模式可以跑通。在此之下,奇瑞、江淮、北汽新能源等一系列车型选择与华为就智选模式展开合作。
今年6月,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与华为合作的项目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
根据此前透露消息,奇瑞汽车首款智选车型或为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纯电动车,是智选模式下的首款轿车,将使用华为全家桶,即同时搭载华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
与此同时,华为与江淮合作车型也在紧锣密鼓进展中,预计2024年推出,首款车型为高端MPV车型;后续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合作车型也将走智选模式。
Δ 智选模式下分车企车型规划。图片来源:中信证券
根据余承东的设想,在产品价格和定位上,华为与各车企基于智选模式下开发的产品会有所区分,有的做SUV,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有的做B+级的车,有的做C级车,有的做D级车,每个车厂做的产品不重叠。
他希望,组合后的问界生态,能够拥有完成的产品系列,把车企的产能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不造成重复浪费。“在真正帮助车企成功的同时,也实现华为的商业变现”。
新车发布在即,宣传、渠道问题不得不考虑。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智选车正在建设专门的汽车销售门店,这些门店有别于当前在手机卖场中售车的模式,将专门用于销售华为智选车生态联盟车型,包括目前已经在售的AITO问界系列,以及规划中的奇瑞、江淮、极狐等合作车型。
据华为方面人士称,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未来会推出更多车型,且加大在零售端的投入,为消费者带来安心、省心的购车体验。
没有直接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此外,有问界销售称,北京经销商正在筹建展厅。
显然,伴随着销量迟迟无法拉升,华为正在寻求各种方式突破。一方面,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另一方面扩展渠道建设。
不过,华为与赛力斯对于问界品牌销量的加持可能已经即将到达“上限”,问界想要取得进一步销量的跃升,或许需要制造能力较强、产能布局相对完善的奇瑞汽车支撑,这也是华为最近加大渠道布局,想要回收“问界”商标的原因。(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