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让孩子们学会好好说话_世界观热点

2023-04-01 11:30:54 来源:团结报


(相关资料图)

前段时间,话题“小孩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登上热搜,引发全社会对于青少年使用网络“烂梗”(梗,指笑点、伏笔)的讨论。如今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孩子,早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状态,他们经常与电子设备亲密接触,对网络语言颇感兴趣。尤其对那些网络流行梗,他们尽管未必全懂,但却能很快应用于口语或作业。其中自然不乏生拉硬扯、毫无营养甚至粗鄙低俗的“烂梗”。

作为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梗当属时代发展产物,随网络发展而涌现和流行。一些能准确、生动地描述人们生活状态的新兴词汇,不仅颇受年轻人追捧,甚至还被编辑进新版字典等。不过,大潮之下也不乏污泥浊水。这需要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甄别、扬弃与遴选,而不应不分良莠地照单全收。

中小学生正值语言学习期和身心成长期,时常把粗俗生硬的“烂梗”挂在嘴边或写入作业,着实让家长听不懂、老师挺无奈。让孩子们长期接触“烂梗”,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语言学习和正确语言表达,而且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其价值认知和精神世界产生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容小觑。

“烂梗”流行于未成年群体,与孩子们追求新奇的童心天性和喜欢模仿的从众心理不无关系。然而,看似“病”在孩子,实则“根”在成人社会。让孩子们远离“烂梗”、回归正途,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治。

首先,主播、平台及监管方要履行好自律与责任担当。要对网络热梗有选择地应用,让直播语言和情绪表达规范化、大众化、文明化,平台要加强审核把关,谨防低俗“烂梗”蒙混过关。

其次,学校老师要变无奈为作为,多做引领、疏导的教育工作。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用正规说法和规范用语,少用网络语言、禁用“烂梗”;要引导学生认知“烂梗”对交际的负面影响,切莫以“烂梗”为时尚;尤其要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优美的书面表达方式,培养“雅言”语感,逐渐积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能量。

其三,家长也要做好示范和疏导工作。平时讲话和与孩子交流沟通时,家长应以身作则规范用语,避免出现恶俗语言;一旦发现孩子使用负面网络用语,必须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态度切忌粗暴,避免激起孩子叛逆心;同时,家长也要与时俱进,走进孩子内心世界,让孩子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