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一堂别样的“环保互动课”|世界快资讯

2023-03-25 12:24:10 来源:团结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京台社区生活垃圾治理交流会现场。王欣雨 摄

“榴莲皮在北京垃圾分类中属于其他垃圾,椰子皮在台湾属于什么垃圾呢”“台湾是如何做到教育民众自觉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且做好垃圾分类的”“北京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有没有比较创新的举措”……

3月21日,“垃圾科学分类 两岸社区同行”2023年京台社区生活垃圾治理交流会暨《民生“关键小事”——生活垃圾治理学习手册》发布会连线举办,北京市石景山区和高雄市前金区的社区居民线上相聚,在风趣的讲解、生动的图片展示和与“垃圾桶”公仔的互动中上演了一堂别样的“环保互动课”。

交流会现场,京台两地城市管理负责人、专家学者、社区民众等200余位嘉宾,聚焦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传引导、低碳环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两地社区基层民众交流,巩固和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中华两岸活动交流总会共同承办。北京市台办、市城市管理委、石景山区相关领导以及各区城市管理委负责人、石景山区相关街道社区代表、部分居民群众参加北京会场活动。台湾中华两岸活动交流总会、高雄市前金、阿莲、田寮等区相关里长和居民参加高雄会场活动。

“听到北京会场的介绍,亮眼的数据和社区的建设成果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我们能在生活中例行垃圾全分类、零废弃,随手做回收,避免资源的浪费,用心珍惜回收,爱护地球。”台湾碳中和研究中心筹备小组志愿者陈明宏说道。

近年来,石景山区各品类垃圾规范收运、处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苹果园街道西井社区的“老街坊”志愿者牛梅对此深有体会。2020年的5月1日,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什么是垃圾分类?如何分类?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分类?开始时牛梅也有些不知所措,从最初了解垃圾分类,到逐渐接受垃圾分类,再到最后参与垃圾分类,如今牛梅已将垃圾分类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石景山区与前金区、田寮区、阿莲区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地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介绍”“助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环保回收”……2021年起,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与市台办以生活垃圾治理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两岸交流研讨活动。“实践证明,两岸深入交流合作,可以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有益借鉴,有效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增进两岸人民感情。”北京市台办副主任李劲松表示。

在以往交流经验基础上,此次活动北京市台办、市城市管理委将以往活动成果编辑成生活垃圾治理学习手册并发布,为全市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为石景山区高井路社区和电厂路小学两家单位授予“京台基层交流基地”,持续提升京台基层交流的影响力。(王欣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