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李六更:民主革命之先驱

2023-01-12 09:22:27 来源:团结报

李六更曾参加过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他早年打梆警世,唤起民众觉醒,晚年办报醒世,宣传民主共和,受到蔡元培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事迹至今鲜为人知。

少年壮志

关于李六更的身世,在宝坻文史资料和《京华奇人录》中有专门的文章,其题目为:“击柝警世之怪杰——李六更”,文中提到李六更于1864年出生在天津宝坻县广孝里西寨村一个比较富裕的读书人家,他的父亲李上梦是一位开明人士,对李六更从小就寄予厚望,倾尽家力供李六更读书。李六更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十几岁时就考中秀才,青年时又在乡试中崭露头角,后通过科举被委派到东北吉林某县任七品官。李六更受到当时革命新思潮的影响,目睹官场黑暗,不甘心苟且之温饱,毅然辞官还乡。据宝坻文史资料记载:李六更曾自述其志说“舍政界而就社会,不做官而为公民……开导人民之智识,尽我一己之天职,保我国家之图存。”


(资料图)

李六更带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心情回到了宝坻。回乡后曾自拟了一副对联,联云:“祖国求强,合群存心;以信做事,用诚待人。”横批是:“大处着眼”这种“大处着眼”的胸怀是李六更后来打梆警世和办报宣传革命的思想基础。

1902年,李六更来到北京,结交了廖仲恺、蔡元培、张继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并一起组织演说团,办报救国,对政局和国内外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感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会有出路,于是他决定实现自己“唤起民众”的理想,从自己做起,宣传民主共和思想,使人民觉悟。

打梆警世

李六更每天清晨奔走于北京各繁华处,打梆演讲,根本顾不上家。后来,李六更通过蔡元培的引荐结识了孙中山,并于1905年参加同盟会组织,此后一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直到去世。

李六更积极参加民主变革的做法,得到了父亲李上梦的全力支持。李上梦曾训诫李六更说:“吾儿救国,欲打梆警世,甚好甚好!但汝不愿为官,愿为真正国民,千万不可要人家的钱,要钱就无好名誉,出言无足轻重,又何能持梆宣讲感化人哉!”李六更谨遵父训,清白为人,父亲直至临终还嘱咐李六更“勿为势利所动,勿为富贵所移”。有了父亲的支持,李六更宣传民主共和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更加坚定。

李六更与廖仲恺交往甚密,曾与革命党人一起组织演说团在繁华地区演说,宣扬反帝反封建思想,当时李六更夫人和廖仲恺夫人都怀有身孕,于是俩人商定在孩子出生后,起名字时都要有个“醒”字,后来二位夫人都生了个女儿。廖仲恺的女儿叫“梦醒”,李六更的女儿叫“醒初”。

李六更把在中国普及教育视为“改良社会之基础”,极力宣传教育能使国民“受良好之感化”,是“播文明种子于大地”,传播知识,强国安民的有效措施。他主张“吾国当务之急”,要“提倡女学”,女子为我国人口的半数,无论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姊妹、为人子女,都应与男子共聚一堂,“女子不兴,在半数之国民为不开化”。他认为,非实行家庭教育,不能使儿童受到良好启迪,培养出一代优秀国民,而这个重任,“舍女子莫属”。

李六更对女学身体有行。早年他曾在家乡办过一个“女子班”,招自己的亲属女子入学,由自己任教,后来受封建势力的排挤,他被迫出走,走时还带着自己的妹妹,千方百计让她知书识事。

李六更对袁世凯的专制疾恶如仇,他大白天手提灯笼,在天桥大街上行走,人们围过来问他何故,他说:“世道太黑暗了,这地方我看不见人,尽是鬼。”北洋军阀政府却被李六更的梆声深深刺痛了,他们曾以“扰乱民心,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发布告,并勒令他永不得击梆,不然就要长期监禁。为此,李六更多次上书警察总监吴镜潭,申诉击梆道理,他义正辞严:况欲救祖国于危亡,敢不舍身,尽我一分子国民之天职且死而后已焉!

办《六更公报》宣传革命

1917年,李六更已53岁,他仍天天出入在大街小巷,不是打更就是演说,极其辛苦,身体渐渐瘦弱多病,亲友都劝他不要再出去了,但他执意不肯。蔡元培等人很关心他,便劝他可以改变一下方式,改办报纸,以报代梆,以便更能唤起大众之心声,也有少些辛苦。李六更欣然从之,接受了蔡元培的建议,于是办起了《六更公报》,蔡元培为他题写了报名,并热情地用“孑民”为笔名,为《六更公报》写了发刊词,高度赞扬李六更的梆声是“造成中国这头睡狮猛醒的其中一因”。文中说,辛亥革命五年以来,中华民国的内容进步不多,困难重重,“似乎这狮子一醒之后,重又睡去,所以六更的梆声,仍不可少。但是,李先生年高了,打梆也太辛苦了,且梆声达到的地方究属有限,我们同人,劝李先生用笔代梆,发行报纸,所以有此六更公报。从此识字的人无论住在何处,都可日日看报,看了又可传告不识字的人,便是人人日日都听到六更先生的梆声,这睡狮就可以奋然起来,不再睡了。”

实际上,《六更公报》是在蔡元培等一批革命志士的建议下诞生的,其宗旨是唤醒国民、反对列强,反对封建专制、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六更公报》出版的同时还出版了一份画报,定名为《醒觉画报》,出版时发表声明:画报宗旨是以改良社会道德,增进人民知识为宗旨。

《六更公报》每日六版,有“时事新闻”“社说”“演说”“本京新闻”“社会指南”“时评”“谈业”“广告”等专栏。

李六更是报社总经理,也是报纸主要执笔人,他常用“六更”“风风”为笔名发表社论、评说、时评,在各个栏目中撰文立说,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伸张社会正义。他组织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利用这块阵地,向黑暗制度发出呐喊。他本人则放下木梆,拿起笔杆,不顾体弱多病,奔走呼号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东安市场、前门外、天桥等处,告诉同胞们,不必风声鹤唳,惊慌害怕,“公理到底战败强权”“民主必将代替专制,自古复辟作乱的都没有好下场”。张勋的辫子军进入北京之后,李六更便来往于京津之间,在街头作讲演,反对复辟清室的活动。李六更利用《六更公报》这个主要阵地,报道复辟军的动向,组织社会舆论,揭露张勋的种种阴谋。

《六更公报》所载文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棒喝警世,宣传民主思想;宣传国情,提倡实业救国;兴办教育,提倡女子上学;抨击时弊,提倡新道德观。

李六更改打梆警世为办报醒世,较之以前未有丝毫懈怠,他把精力集中在写作上,大声疾呼。他在自己写的一首小诗中概括道:

六更之棒,是六更之心血也。

六更之棒,是六更之眼泪也。

六更之棒,是六更之悲声也。

六更之棒,是六更之喉舌也。

六更之棒,是六更之浩气也。

李六更相信,凭自己的大声疾呼,一定能够唤起民众,使人民起来与其他国家竞争,而现在许多国人都处在“迷梦”之中,首先要给他们一种动力,使之醒来。

《六更公报》成为李六更宣传革命思想的新阵地。他在报上发表自己和其他进步人士对时局的评论,措辞十分尖锐,为当局所不容。1917年6月29日,段祺瑞政府即下令查封报馆,通缉李六更。《六更公报》发行了仅一个多月,李六更也因此被迫出走云南。

当时,云南督军唐继尧为了讨好革命党人,从中了解孙中山护法运动内幕,曾派人抬着银元给李六更送去,李六更拒绝接受,告诉来人请其转告唐继尧说:“我不是为钱而来云南,昆明穷人很多,我还用变卖家产的钱救济这些人呢!”李六更到昆明后曾组织乞丐约二三百人,动员他们参加护法军,用自己的钱每人发一件棉衣。

1917年,孙中山宣布反对北洋军阀政府,要求恢复民元约法、民元国会,史称护法运动,李六更坚决拥护。李六更在云南想参加讨袁护法军。当时,李六更己颇有名气,云南督军唐继尧对李六更优礼有加,授予高级顾问职衔,并安排他在“水月轩”居住,又是送银又是送物,并欲在天津宝坻李六更老家建造“六更府”。这些都被李六更拒绝了。不久,李六更发现唐继尧实际上对孙中山阳奉阴违,暗中勾结北洋军阀,企图称霸云南,并极力排挤孙中山的护法势力。李六更于是在1921年离开云南,投奔正在广州的孙中山,一年后转居上海。可惜的是,李六更到达上海后便一病不起,于次年去世,时年58岁。当时孙中山正寓居上海,对李六更为宣传革命东奔西走的执着精神非常赞许,特派秘书戴季陶帮助李家操办后事。李六更的遗体用一具金丝楠木棺椁装殓,从水路护送到天津宝坻安葬。(李小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