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每日简讯:祖国最北的供销社

2023-01-09 09:29:45 来源:团结报


(资料图)

▶供销社的时光印记

▶供销社的经营者

◀供销社记忆

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的中国最北村镇——北极村(原名漠河镇),原是冷清、寂寞的边陲小村,因其祖国最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又被赋予了特殊的魅力。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北极村也早已城镇化,北极村村民全部转成了城镇户口,人人享有国有林场职工的保障待遇。然而,众多的新式建筑中,充满年代感的最北供销社漠河供销社依旧红火,铺面虽老,却是宾客盈门。提起“供销社”,很多习惯了网购的年轻一代,都会一脸茫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购物的主要场所就是供销社。

漠河供销社始建于1956年,木刻楞建筑,是当年漠河村唯一的国营单位,1977年在原址上翻修重建为一栋砖房,营业至今,仍然保留着老供销社的“原汁原味”。走进漠河供销社,大缸酱油、满缸醋香加之东北纯粮酒的醇香,散发着老供销社独有的味道。老式的货架、木制的玻璃柜台,映入视线的这些老物件仿佛凝固了岁月,商铺的名目、出售的商品仍旧是老式传统的售卖编制,盘秤、算盘、量布用的刻度木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在这里仍旧连续,特别是一些计划经济时期宣传画,色彩鲜艳如初,这一切,仿佛是时间的触角,见证着祖国最北端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模式。

店主丛秉武今年64岁,是供销社现在的经营者,他的生活,也和北极村供销社密不可分。过去曾是供销社的一名职工,2002年供销社转制时,他出资盘下了这个门面,20年来,仍旧用心的经营着。他站在货架和柜台之间,根据顾客的要求把货物一件件递过来,虽是“复古”的购物方式,但也充满着小小的“仪式感”,也是人们喜欢的旧情怀。丛秉武还收藏着不少旧版人民币和粮票布票,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收藏盒,已经泛黄的粮票、糖票、布票,让人感觉近在眼前却又那样遥远。这里面装着的是整个时代的“生活”,回忆起“保障供给”的计划经济时代,老丛很是感慨:“我们那时候,什么商品都很金贵,每家每户的购买量都有规定,就是你手里有钱你也不一定能买着东西。”听着老丛的絮叨,仿佛回到了那个拿着瓶子买酱油和醋的年代,旧时的温暖依然如昨,是啊,只要胸怀里装满爱,一切都不会被时光淘汰。

老供销社几十年来一直是北极村的商业中心,店里摆放着1000多种商品,尽管经营面积收缩到480平方米,依然是北极村最大的百货店,还被列为漠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间老店每天都很热闹,早上供销社一开门,村里的大爷们就会陆续来到。他们聊着天南海北的话题,“座谈会”是供销社几十年不变的景致。“这是我们的信息交汇地,来供销社唠唠,十里八乡的大事小情就都知道了,后来游客多了,全国的事都能了解。”正在供销社“座谈”的徐益龙,1969年作为上海知青来到北极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民风笃厚的地方。“这里空气好、水好,更重要的是人好。反倒是我回上海住不惯,就想着回来能自由串门,老乡们随时交流,感觉在这里生活很舒心。”(白 英 )

最近更新